与我市许多建陶企业一样,2016年9月,在产业精准转调的大形势下,淄博天之润建陶关停。谁也没有想到,半年后的2017年6月,天之润再次站了起来,它的新产品——透水砖、夜光砖等系列产品即将投入生产。这是一些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产品,生产原料则全部来自于包括赤泥在内的固体废弃物,属于循环利用,可以说,现在的天之润,已转型成为一个完全具备环保产业特征的新型企业,实现了新旧动能的转换。没有抱怨,没有等靠,有的是社会担当,积极作为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,天之润主动寻找转型机会。正是有了这种精神,天之润完美演绎了自己的凤凰涅槃。
艰难转型
2016年9月天之润关停时,公司总经理于克福的心里是很痛的。从2001年建厂,一步步走到今天,特别是2015、2016两年,公司为环保达标,先后投入七八百万元,本来想大展手脚,却不料一朝被关停,企业就是自己一手拉把大的孩子,怎能不令人心痛?
其实,就于克福本人而言,企业关停,对他的影响说大很大,小也小。大,是因为从事了十几年的事业没了,难免会非常失落。小,是因为干了20多年企业(干建陶之前在水泥企业干过),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,但完全可以从此过一种休闲娱乐、含饴弄孙的生活,小日子一样会很滋润。
可是,公司还有200来号员工啊,那都是跟了他十几年,已经与他结下了家人般感情的父老乡亲,他们中的许多人,会因为企业关停而直接影响到养家糊口,想到这里,于克福就觉得于心不忍。但是,出路又在哪里呢?
万般思绪,种种情感,在心中纠结缠绕,于克福连续多日夜不能寐,终于,他的身体发出了警报——颌下淋巴结发炎肿胀,嘴里像含了个面包。去医院输水,一侧刚消肿,另一侧又鼓起来,就这样,一连挂了20天吊瓶,淋巴结才告消停。于克福身体素质很好,有生以来,这种状况还是第一次。
对于政府的政策,于克福是理解的,所以,虽然心里很痛,却没有故意拖延,没有讨价还价,而是配合政府严格按计划实施了关停。但另一方面,他又不能丢下他的子弟兵于不顾,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决定——立即开始寻找新项目,实现企业转型。
9、10、11月,连续3个月,于克福马不停蹄地跑在寻找项目的路途上,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济南……能找到一点关系的大学、研究所,他都跑遍了。于克福对高新技术成果尤其感兴趣,他曾设想,上一个这样的新项目,车间纤尘不染,工作人员都穿着白大褂,产品是高附加值的,生产过程没有污染排放……也的确有两个比较理想的项目,却最终没有谈成。重要原因之一,是对方提出“现有工人一个不能要”,令于克福无法接受,“咱干事业为了什么?不就是自己有成就,又能让父老乡亲有个工作干吗?”
最终,于克福的眼光落到了距离企业500来米的那座赤泥山上——那是附近一家大型企业的废弃物。日积月累的赤泥不但占用土地,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,并带来安全隐患。多年来,那家企业和当地政府一直在努力设法消化利用赤泥,但由于赤泥成分复杂特殊,导致种种努力收效甚微。
于克福关注赤泥山也有多年了,现在,他要从赤泥里发掘财富,实现企业转型,他能成功吗?
从赤泥里掘出生态砖
于克福是充满信心的。
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——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乐红志博士和他的团队。在此之前,乐红志等人已经对赤泥有了很多研究和实验,并开发出了一些实验型建材产品。两人一见面,可谓一拍即合。
不久,天之润改名为天之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,固体废弃物利用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也同时在天之润挂牌成立。于克福有企业,有资金,也具备水泥和陶瓷生产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,而乐红志有科研团队和研究室,校企合作,优势尽显,很快,透水砖样品出来了,夜光砖、抑菌砖等功能化铺装材料也相继问世。
“这些都是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产品,”说起新产品,于克福如数家珍,难掩喜色,“比如透水砖,现在国家推行海绵城市建设,大量需要透水砖。所谓海绵,就是要求地面透水,下雨后,雨水能从地面渗透到地下,而不是白白流走,这样不仅能对地下水补源,还减少地面径流,避免造成洪水灾害。”
于克福告诉记者,这些产品的原料,全部来自于固体废弃物,比如瓷砖及耐火材料的边角料、建筑垃圾,而最具环保价值的,便是赤泥的利用,在他的产品中,赤泥的利用比率为30%以上。于克福说,今后公司还将开发新型全赤泥砖种,那样的话,一年将能利用赤泥30余万吨,可节省土地40多亩。当然,用赤泥做的产品,都是无害化的。
现在,天之润的生产设备安装已接近完成,天然气管道正等待敷设。企业投产后,将不会产生任何固废和废水,需要做的环保工作,只是氮氧化物的处理,届时,企业将确保按照国家第四时段排放标准(2020年标准)达标排放。
(记者袁一军)
新闻热点
新闻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