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特色之路 创沂源模式

文章来源:淄博日报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7-05-26 10:01:00

“‘产业集聚、开放融合、城乡一体、共建共享’是沂源发展的总体思路。要干好工作就要吃透上情,研究透实际,找好结合点。”谈到换届之后的新思路,沂源县县委书记王义朴告诉记者。

在王义朴看来,沂源的基本县情是生态优良,产业结构好,绿色农业优势突出,旅游资源丰富,特别是市委、市政府提出“四位一体、组群统筹、全域融合”的城市工作思路,为推进沂源与组群式城市的融合发展,主动融入主城区、省会城市群、山东半岛城市群,接受辐射带动,带来了新机遇。

在采访过程中,王义朴提到最多的就是“融合”,沂源的目标定位就是“争先进位、走向前列”。围绕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,沂源以全域旅游为统领,以融合发展为带动,统筹推进全县工作。

园区支撑能力强、产业结构好、资本市场有个“沂源现象”,是沂源工业发展的特点。沂源县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强县建设的主阵地,主动融入工业强市布局,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供保障、增强后劲。目前,沂源经济开发区已与淄博高新区,签约共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(淄博园)——沂源医药健康及新材料产业园。围绕做大做强医药健康、新材料两个主导产业和上市公司,坚持激发内力与引进外力相结合,集中打造6个千亩产业园(基地),即以生物制药为主的瑞阳产业园,以医药包装为主的药玻产业园,以节能环保材料为主的鲁阳产业园,以新材料为主的科赛集团和中新济众产业园,以HPV疫苗为主的疫苗产业生产基地,以引进新产品、新技术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孵化基地,总占地面积6000亩,计划总投资300亿元,全部达产后,园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。

“旅游+绿色农业”力求实现农旅融合发展最大化,促进现代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。沂源立足独特的农业发展优势,利用“互联网+农业”,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,力求实现“种得好、销路畅、收益高”。该县计划年内流转土地1万亩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家,市级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30处,已建成高标准的中以现代果业科技示范园等12处,实现“种得好”;加强精准宣传推介、打造特色优势品牌,依托“互联网+农业”公共服务平台,抓好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、源中商务大厦电子双创中心运营,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交易,在国内外打响沂源农产品品牌,实现“销路畅”;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,结合发展全域旅游,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,将农业生产和生态休闲、旅游观光等融为一体,打造一批赏花游、采摘游、观光、民俗体验精品线路,实现农旅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,实现“收益高”。

“旅游+最优生态”打造全域旅游,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。生态是沂源最大的品牌、最大的亮点和最大的卖点,是加快县域发展最大的资本和优势。按照市委、市政府打造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要求,积极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局,着力打造“南部山林生态精品线路”,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建设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。突出软环境建设,发挥“旅游+”功能,策划一批自然生态、红色旅游、乡村旅游等主题旅游,为游客提供看山、望水、忆乡愁的美丽乡村。

生态建设上,围绕“高山林海、生态沂源”的目标定位,保护好、建设好、发展好沂源的绿水青山,打造山东生态高地,建好淄博“后花园”。立足优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,启动了生态水系保护利用规划编制,切实保护好、管理好沂源的水资源,让水最大限度地留在沂源、涵养生态,打造“齐鲁水塔、海绵沂源”;同时开发好、利用好水资源,充分发挥经济效益,尤其是开发好矿泉水资源,擦亮“中国矿泉水之乡”品牌。坚持铁腕治污、科学治污、精准治污,加快完成1042项治理任务,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存量。坚持不挖山、不填沟,强化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,全面恢复区域生态。

“旅游+道路交通”打造展现沂源风貌的道路景观,实施沾临高速及省道干线公路改造、县乡公路和危桥改造、村级公路网化、交通运输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、道路升级和路网结构优化“五大工程”,策划构建“两高两铁十字交叉、五纵五横中心辐射”的路网格局,实现交通运输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。

“旅游+城市建设”突出“山水花园城市”定位,实施以城中村园区村棚户区改造、老旧住宅小区改造、市政道路改造、背街小巷改造、便民农贸市场建设、垃圾中转站建设、城市公园建设、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为主的“四改四建”工程,完善城市旅游元素,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。

走特色之路,创沂源模式,探索“旅游+”融合发展的模式,开启全域融合发展的新征程,沂源已经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