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文广新局深入贯彻落实“四位一体、组群统筹、全域融合”城市工作思路和“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”奋斗目标,立足文化工作实际,以文化名城建设为总抓手,以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为龙头,大力实施“30工程”,突出擦亮打响齐文化品牌,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加快文旅融合发展,全力推进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建设。
聚力“四位一体” 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高地
目前,主要服务张店、周村、桓台、文昌湖区的市图书馆新馆、淄博剧院等重点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,总投资32.7亿元的市文化中心建设工程顺利推进,加快推进淄博大剧院、中国陶瓷琉璃馆、淄博市文化馆等建设,明年将全部建成投用。加强市图书馆新馆运营管理,探索实行无闭馆日全年开放、24小时自助借还、读书朗诵大赛、文化名城讲坛等措施,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文化资源功能。周村区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周村区图书馆,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,建成青年路、开发区等4处图书分馆,采取“订单”服务方式。桓台县图书馆坚持文化惠民服务宗旨,成立“拾翌”大学生志愿服务队,开展公益文化活动,打造图书文化活动特色品牌。市博物馆历时四年精心打造的《古代淄博》历史陈列展对外开放,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底蕴。市博物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,全年免费对外开放,每年引进举办各类高水平展览、展示30余次。在周村区建设周村烧饼展馆、周村民俗展览馆、淄博艺术博物馆等十大非遗博物馆群,在桓台县创新开展“流动博物馆社区文化行”活动,充分发挥博物馆宣教功能,让博物馆走近百姓身边,最大限度满足城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选送的“品读渔洋文化,传承国学经典”项目获得第二届全省博物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。
淄博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、局长周茂松
3
聚力“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” 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实现新跨越
聚力“组群统筹、全域融合” 加快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新突破
联合北京大学完成《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(2016—2025)》编制,明确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建设路径。开展多种途径的齐文化宣传推介活动,组建成立齐文化研究院,成功举办第十三届“齐文化节”,创设“文化名城讲坛”组织举办30多期高层次讲座,举办“稷下学宫论坛”,设立“稷下书院”,拓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。临淄区齐国故城、齐长城保护展示工程纳入国家文物局《大遗址保护“十三五”专项规划》,临淄齐文化博物院正式开馆。五音戏等项目共获得国家文化部批复扶持资金140万元,31个镇(街道)建成历史文化展示馆。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工程,在临淄区规划建设稷下学宫及诸子百家思想模拟展示馆,配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筹拍大型文献纪录片《稷下学宫》。指导淄川区、博山区齐长城遗址保护利用等4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省文物局,预计将争取国家基金和政策性贷款4.4亿元。以齐文化为龙头,统筹推进鲁商文化、聊斋文化、孝文化、陶琉文化、黄河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,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创新艺术形式,精心策划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、拳头项目,加快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
编制实施《淄博市文化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》及各专项规划,推动形成总体规划、专项规划相衔接配套的规划体系。以创建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市为契机,编制《淄博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》,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的地级城市。围绕城市建设统筹产业布局,总投资15亿元包括1城20馆的齐都文化城建成投用。组织开展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暨招商签约活动,推介优质文化旅游项目20个,集中签约项目10个,协议总投资92.1亿元。加快推进市文化中心、齐古城、陶琉古镇、齐长城文化旅游创意园、鲁商示范园等24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,带动提升全市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。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、均等化为目标,着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,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,打造文化惠民活动品牌。
(晚报记者丁兆云 通讯员常勇)
新闻热点
新闻爆料